

Notes from the diary I kept when I was a student at Yuet Wah College 1961-63
大熊星社 (II)
上海遊記 (二零零七年五月九日至十三日)
二零零七年是大熊星社(II)同學驛馬星動的一年。繼三月十一日重回澳門母校粵華之後,五月九日,承蒙懋德航運集團董事長鄭承忠同學之邀請,前往上海參加外高橋造船廠 (SWS) H1075號命名與交船典禮。
五月九日(星期三)上午十時各同學於香港機場集合,下午二時半飛抵上海國際機場。在懋德航運集團之接待人員安排下,入住東郊賓館。該賓館所佔範圍甚大,約為一千二百畝地,酒店建築物三座,佔用只八十畝,酒店外為園林佈置,並與高爾夫球場相連,只見綠草荵荵,樹木連綿,環境非常優美,我們住在第三座。
當晚出席設於浦東金茂大廈天萃庭之歡迎晚讌,一嘗美味之上海筵席。
次日:東道主邀請賓客參加市內觀光,首先登上東方明珠塔,從高處觀賞上海市的景色;繼續前往參觀『豫園』,是上海著名景點之一,當地有名之園林建築物,園內雕樑畫棟,亭台樓閣,為遊人留下很多精美之藝術佳作。午飯設於『綠波廊』。飯後由專車接載遊覽淮海路及其他著名街道,之後回酒店休息並預備出席酒會。
下午六時半各同學盛裝出席該集團於酒店第二樓所設之酒會。抵時接受儀仗隊禮樂之歡迎,是晚冠蓋雲集,各出席嘉賓把酒言歡,觥籌交錯,極一時之盛。
宴會開始,由董事長鄭承忠同學致歡迎詞及祝酒,各來賓紛紛向鄭承忠夫婦回敬致賀,席間有娛樂表演,包括有名的『變臉』、男女高音演唱、魔術及現代拉丁舞,節目多姿多采,賓主盡歡而散。
訪滬第三天:五月十一日(星期五)是『命名與交船典禮』的日子,由大會接送前往上海外高橋造船廠,踏進船廠之道路上,只見沿途插滿錦旗,以示歡迎。
首先,各同學被安排到船廠之會客室稍為休息;那邊廂交船簽字儀式舉行,出席者包括造船公司及船東外,並由美國驗船協會(ABS)見証,懋德航運集團正式由造船廠接收所建造之新船。
十時三十分,命名典禮開始,嘉賓陸續登上貴賓台上,司儀介紹來賓之後,由外高橋船廠領導致開會詞,繼由懋德航運集團董事長鄭承忠先生致辭;接下來就是命名儀式,由鄭承忠夫人為新船揭幕,將該船命名為『UNIQUE CARRIER』,嘉賓鼓掌慶祝,船廠鳴放爆竹助興,大眾拍照留念之後,獲邀請登船參觀。新船排水量十七萬七千多噸,從甲板開始上至駕駛室,已達九層之高,各同學登船到處遊覽,並與船長拍照留念。
十一時許,參觀完畢,各同學離開外高橋船廠,返回賓館,參加命名招待酒會,與各嘉賓共進自助午膳,由鄭承忠同學致謝辭、祝酒及致送紀念品,賓主盡歡而散,為這一回新船命名典禮劃上完美的句號。
各同學的行程並未完結,繼續踏上旅途,開始蘇、杭之行程。
傍晚抵達蘇州,遊覽觀前街,太太團未有放棄購物之機會,滿載而歸。
近黃昏之際乘車趕赴杭州,晚餐於杭州的著名的食肆『樓外樓』。
一宿無話,午餐後提早前往景點『靈隱寺』,寺內遍佈古代石鵰佛像,並有緣目睹該寺內博物館陳設之宋‧清名家之繪畫及書法,靈隱寺屬杭州著名景點,遊人眾多,特別是在假日及星期天。回程時祇見旅遊車大排長龍,部份已不准進入。因為行程緊迫,我們需緊貼回港之航班,不能有誤,今提早參觀,確是明智之舉。
在午膳前各同學趁尚餘少許時間,在西湖天地漫步,並於 HAGENDAZ 雪糕店前閒坐一下,該天恰為母親節,趙崇就女兒文琪小姐特為母親獻上芝士蛋糕及雪糕,聊表孝思,各同學太太齊齊合照,渡過溫馨的一刻。
午膳設於西湖的『張生記』,當地名店之一,飯後乘車前往機場回港。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五日行程匆匆結束,後會有期!
本社對於鄭承忠同學贊助往來機票、酒店及全程接待;梁星棋同學之各項聯絡;鄭觀森同學及趙楊瑞瓊女士對旅行之安排,深表謝意。
趙善威記
2007年5月
出席命名與交船典禮同學:鄭觀柱夫婦、鄭觀森夫婦、趙善威夫婦、趙崇就夫婦及女兒、關敏如夫婦、黎榮樂夫婦、梁星棋夫婦、楊德興同學。
蘇杭之旅:除鄭觀柱夫婦及關敏如夫婦因事提前返港,其餘出席者皆參加蘇杭之旅遊。
雪泥鴻爪,時光倒流
畢業四十四年後大熊星社 (Great Bear II) 同學重回母校記
經過一位熱心同學之悉心安排、頻密之聯絡;另加好幾位同學之襄助工作,於一九六三年七月畢業的大熊星社同學,經過四十四年寒暑,再次聚首一堂,踏上昔日上學的途徑,重回母校。
早於二零零三年三月,回校的秩序已編排妥當,但一場『沙士』風暴,把回校的時間押後了查不多四年。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日 (星期六),六位同學先抵達澳門,為回母校之行動揭起序幕。
次日(星期日) 上午九時,另六位同學攜同家眷在香港港澳碼頭出發,在澳門居住的兩位同學及早在澳門的六位同學齊到碼頭接船,最難得的是,從 Form III 時一直擔任班主任的黃兆川老師暨夫人也在接船行列,一時受到各同學熱烈歡迎,大眾握手相見之時,容顏有改,熱情不減,各同學自道姓名,黃老師竟一一記得清楚,時間和歲月不能洗卻老師對同學之印象,黃老師之記憶力真驚人。
上車後,先到路環之媽祖廟遊覽,此乃澳門新旅遊景點,由台灣人士斥資興建,廟宇巍峨,氣象萬千,在廟小丘上,有一尊白玉石雕刻而成之媽祖像,身高數米,法相莊嚴,垂慈大覺,化道群迷。
稍後,中午的聚餐開始,席訂於路環竹灣餐廳,連黃老師夫婦在內,一共二十一人。各同學頻頻向黃老師敬酒,對老師多年之教誨深表敬意,席間少不了談及往昔之趣事,昔日之頑童,今日之長者,彈指之間,匆匆數十年。
飽餐一頓,在回校之途中,趁機盡覽澳門之風光,路經葡京酒店,水坑尾,高士得馬路,紅街市,蓮峰球場,逸園跑狗場,台山,觀音堂等勝地,部份之景點或大型之建築物,原是舊時之滄海桑田。
經過個多小時之遊覽,旅遊車終於到達母校,由於重建校舍工程在進行中,我們需由後門入校,獲校長孔智剛神父親自接見,最難得是九四高齡,眾人稱為『爺爺』的林文瑞神父,精神奕奕與我們一起談笑,再一次拿出他的珍藏『煤炭片』請我們吃,這一塊小小的『煤炭片』是從義大利運回來的,現僅存半罐,沒有再補充存貨,林神父的心意,無言以為謝。
同學們圍在一起,聆聽校長之說話,校長介紹了母校之重建進程,教育之方針,未來之發展。粵華母校率先響應澳門政府之教育政策,成為最早『入網』之學校,並積極為澳門之教育工作而努力。教育是長遠而沉重的工作,孔校長有信心繼續把粵華中學發展成為港澳著名學府之一。此外孔校長出示一張印有歷屆粵華校長肖像的郵票小全張,作為擴建校舍捐款之紀念品;如捐款一千元可獲贈一張。班長楊德興即時行動,各同學亦不甘後人,反應熱烈,結果推舉梁星棋同學負責收集捐款後交回校長。
校監江志釗神父亦介紹今年復活節將會帶領十五名學員前往中國落後地區,體會當地學童辛苦求學的生活。
林神父領導同學祈禱,並向我們祝福。各同學亦熱心響應林神父的號召,向『明愛』作不記名捐款。
之後,校長帶領我們到鮑斯高神父銅像面前攝影留念,各同學按一九六三年七月影畢業照時同一的排列再影一次。今次回校的同學共十四人,除了部份在海外(八人)或因事未克參加的小部份同學(四人),可說是六成的同學能再次合照,誠難能可貴。
皇天不負有心人,當大眾重遊英文部校舍之時,竟發現當日拍攝畢業照的地點之樓梯仍在,未被拆卸,於是重新列隊,照足當年的位置,同人同地同點再來一張合照,正是:
雪泥鴻爪,時光倒流
撫今追昔,感慨係之。
在握別之前,校長與各同學在英文部舊址門前再拍照留念,互道珍重,並約期再見!
全體同學,返港後於中環馬車會所晚飯,盡歡而散,並相約在畢業五十週年,即二零一三年,來一次大團聚。
後記:今次回校一遊,承蒙梁星棋同學悉心負責各項聯絡工作,關敏如同學編排活動,鄭承忠同學贊助酒店、船票,張功良同學負責攝影及各同學之熱衷參加,大熊星社II深表謝意。
趙善威記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三日
出席同學 (以英文字母排列):鄭國重,鄭觀柱,鄭觀森夫婦,鄭承忠,張恭良,招再強,趙善威,趙崇就夫婦,何春霖夫婦,關敏如夫婦,黎榮樂夫婦,梁星棋夫婦,盧榮耀夫婦,黃兆鈞,楊德興夫婦。
社友:莫國興同學。